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数字政府建设行业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情况及下一步思路)

2023-10-27 9760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全国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趋势的第三阶段
  2.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意义
  3. 数字政府包括哪些方面
  4. 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全国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趋势的第三阶段是数字政务从全能型转向服务型和智慧型,以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化基础设施等为建设内容的“智慧城市”项目遍地开花,数字政务布局形成多元尝试、多样创新的新格局。

  

2、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是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政府建设正逐步成为引领数字经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3、党的十九大以来,数字政府建设明显升温,在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分别提出了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以及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要求,由推进、加强到加快字面上仅二字之差,客观上却深刻反映着中国政府对数据赋能国家治理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4、体制机制不顺,协同推进较难:当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基本形成了高位统筹的组织领导格局,但国家与地方存在牵头部门对不齐的现象。国家层面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组织推进,省市层面牵头部门则主要有政府办公厅(含代管政务服务局)、大数据管理部门和政务管理部门等形式。

  

5、数据责权错配,提效增值较难:一是数据治理重视程度不足;二是数据资源缺乏实操性标准规范;三是数据跨层级流动共享不足。

  

6、历史系统散乱,规统整合较难:一是既有系统散乱,系统林立现象依然存在;二是信息烟囱现象突出;三是跨部门、跨区域的应用协同和大系统、大平台建设薄弱。

  

数字中国建设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撑

  

数字中国建设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实践,将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将有力推动我国实现数字经济优质化、数字治理高效化和智慧生活惠民化。

  

数字中国建设要落脚于“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全面优化信息基础设施,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信息惠民便民服务,提高人民生活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驱动数字中国建设向纵深推进。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数据成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新要素,催生出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共享经济、数据挖掘、数据解决方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技术,数据是实体经济提档发展的新抓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重塑着传统经济形态。

  

以网络化驱动数字治理变革。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普遍适用与深度嵌入,引起了信息采集、传递、分析、运用模式的革命性变迁,驱动多元主体从多方视角、多个维度对集成数据展开多层次分析与应用,推动治理实践走向公开化和扁平化。

  

以智能化驱动数字信息惠民。智能化工具作为一个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公共服务、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便捷化程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从源头上丰富了人们的需求、从理念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从方式上创新了人们的选择。

  

现有政府监管体系构建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分类设置,面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以及数字经济新兴业态在本行业的衍生发展和快速生长,往往反应速度慢,容易错失发展机遇。中国需要“数字经济化”,电子商务只是数字经济的序幕,进入IOT时代,数据爆炸将给全球带来新挑战,中国当前需要一部数字经济法,这部数字经济法不仅是一部监管法,更应该是一部发展法,这种制度上的创新才是中国对世界真正的贡献,并建议将电子商务法升级为数字经济法。

  

不同行业领域融合创新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各异,融合创新路径需要结合产业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3、智慧社会发展面临平台孤立风险

  

我国城市管理服务工作重复建设、分散建设问题突出,缺乏统一大平台予以支撑。全国各地教育、医疗、社保、出行、文化、政务等线上服务平台建设较为分散,不但为市民带来“极易混淆”的困扰,更为政府带来“平台孤岛”的问题。

  

数字中国深入发展,带来了多领域、多环节、多主体、多层次数据的广泛收集、海量集中,为个人隐私保护和国家主权维护带来新挑战。

  

数字化政务、数据管理与共享、电子政务服务、智慧城市与物联网、数字安全与隐私保护、数字化决策与治理、电子参与与民主。

  

1、数字化政务:数字政府推动政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包括电子政务、在线政务、电子政务平台等,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提供政府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和透明度。

  

2、数据管理与共享:数字政府倡导有效的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促进政府内部和政府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

  

3、电子政务服务:数字政府通过各种电子化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包括在线申请办理、电子支付、网上预约等,方便公民和企业获取政府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4、智慧城市与物联网:数字政府在城市治理中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应用,通过连接和集成城市的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优化和管理。

  

5、数字安全与隐私保护:数字政府重视数字安全和隐私保护,采取措施保障政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护公民和企业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6、数字化决策与治理:数字政府运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制定的科学依据,优化政府决策和治理效果。

  

7、电子参与与民主:数字政府倡导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的数字化方式,通过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渠道,促进公众对政府事务的参与和表达意见。

  

1、提高政府效能:数字化工具和技术可以使政府部门更加高效、快速地履行职责,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执行力。通过数字化流程和自动化系统,政府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决策,并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2、促进政务透明与公开:数字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实现政务的透明和公开。公众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政府信息、参与决策过程,增加对政府行动的监督和评价,建立更加透明和信任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关系。

  

3、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数字政府可以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使市民、企业等用户能够更方便地获得所需的服务和支持。通过在线申请、网上缴费、电子证照等方式,降低行政审批成本和时间,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破解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

  

2、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5年,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健全,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安全保障、制度规则、数据资源、平台支撑等数字政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政府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3、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取得重要进展,数字政府建设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到2035年,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基本建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5、围绕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重大战略部署,持续增强数字政府效能,更好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推动数字技术和传统公共服务融合,着力普及数字设施、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

  

6、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探索城市信息模型、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运用,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7、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化支撑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加快补齐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不断提高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水平。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