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企业环保行业发展风险管理(企业环保行业发展风险管理方案)

2024-03-28 8318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环保企业的发展瓶颈是什么
  2. 企业环保的重要性与意义
  3. 企业环境风险怎么防控

1、地方政府的环保主体责任凸显不够。新《环保法》第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这明确界定了地方政府的环保主体责任。目前,虽然地方各级政府的环境意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不能正确处理环保与发展的关系,认为经济发展是硬任务,环境保护是软指标,一旦环保与发展出现矛盾时往往舍弃环保。虽然中央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离任时要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但因目前尚未出台实施细则而难以落实;对有的领导干部本应追究环保责任,也因无相应追责制度而不了了之。

  

2、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难度大。一是在职能定位上,地方政府对环保部门定位千差万别。二是在监管体制上,环保部门平行于其他部门,甚至被视作弱势部门。三是在监管职能上,除环境保护部环监局及少数地方环监部门为公务员编制外,各地环监部门均为事业编制或参公管理事业编制。四是在监管能力上,部分地方以环境监察执法未纳入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执法序列为由,将基层环境执法车辆收回,执法装备配备也十分有限。五是在监管力度上,一些基层环保部门由于主客观原因,监管执法的力度依然偏软。

  

3、有关部门环保监督管理未形成合力。新《环保法》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这明确界定了政府有关部门担负环保监管的法定职责。2014年华北环保督查中心对华北地区14个重点城市(区)开展了以督政为导向的环保综合督查,对有关部门开展了调研走访,发现主要存在职责不清、不愿担当、被动应付、推卸责任等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便将责任推至环保部门,地方政府追责时环保部门往往首当其冲。

  

4、一些企事业单位守法自觉性不高。新《环保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目前环境违法行为仍然多发,其根源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守法的自觉性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不知而犯,尤其是小企业主的环境常识不足、环境意识低下,对环境违法浑然不觉,对违法排污行为司空见惯,不以为违法;二是明知故犯,不少企业仍抱有侥幸心理,尤其是企业在经济效益不好的情况下,为获得利润想方设法逃避监管;三是恶意违法,为追求效益,在环保设施上做文章,不上环保设施,或者上了设施也不能正常运行,运行起来又不能达标排放。对此,增强企事业单位守法的自觉性,无疑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5、公众履行环保义务不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但与新《环保法》的要求还有差距,很多人不能正确履行环保义务:一是有的缺乏环境意识,不懂法、不知法,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听之任之;二是有的虽有环境意识,但不能亲力亲为践行环保义务,一旦牵涉到个人利益诉求,便言行不一,甚至成为污染制造者;三是有的缺乏环保义务和责任感,对政府提倡的环保行动不能积极参与;四是有的监督意识不强,对环境违法行为不制止、不举报。

  

1、让企业从经济角度看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不仅是公益和社会责任问题,推动绿色市场发展、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更是日益席卷全球的大潮流。

  

领先的全球性企业承诺实现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更主要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和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不从经济角度来寻求可持续的方案,企业很难长期参与其中,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研究表明,提高企业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可以节省大量成本,从而把握新的绿色市场机遇。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2017年度报告显示,到2040年,高效可再生能源技术市场价值将达到10.2万亿美元。

  

在中国,到2020年与环保有关的“绿色市场”价值将接近1万亿美元,未来5年,中国公共和私营部门有望在清洁能源行业投资8000亿美元。在工作中曾与数百家公司紧密合作,我发现最强大的企业是那些能够使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智慧地投资于未来,并对人类发展和地球环境承担责任的企业。

  

环境管理能够实现三赢,环境、企业和消费者都会从中受益这就是有影响力的领先企业的价值,它们重视环保,可以促进相关商业生态链发生改变。

  

2、短期主义和愚昧是做生意的劲敌:

  

强调环保并不是新主张,但多年来在全球企业界推行时遇到的最主要挑战就是,环保技术往往投资巨大,迫于短期盈利压力,很多企业起初打造节能低碳生产方式的决心。往往一步步沦为简单的公益行动甚至口号,真正把环保与企业运营结合起来的企业仍然有限。

  

CEO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如何在一定时间内给出漂亮的股东回报,还要从长远角度考虑,企业真正的价值和竞争力是什么。实践证明,能够形成壁垒的企业竞争力,一定需要长期积累和巨大投资。优秀的CEO一定能够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长期价值,那些基业长青的成功企业,一定是用长期主义思维进行明智投资的企业。要做好这种平衡需要经验和科技,运用新能源和绿色科技也需要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

  

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环境保护的知识、技术、人才和经验,不断学习,才能让有关环保的投资获得更大收益。

  

1、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以下简称《评估指南》),这标志着环境保护部将全面推进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动企业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提高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水平。

  

2、《评估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及一般要求。同时配套发布的还有《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以下简称《等级划分方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以下简称《清单》)、《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实行标准对照表》(以下简称《标准对照表》)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以下简称《报告编制大纲》)。

  

3、环境事件高发,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是短板

  

4、当前,我国已进入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群众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5、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2011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同年12月印发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均明确提出了“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制定环境风险评估规范”等要求。

  

6、201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强调了开展风险评估对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7、为摸清全国环境风险底数、说清环境风险状况,环境保护部2010年组织对全国石油加工、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3大类行业的4万余家企业开展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

  

8、检查发现,4万余家企业涉及化学物质4万余种,各类环境风险单元10万余个,约32%的企业未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已编制的企业预案中普遍存在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

企业环保行业发展风险管理(企业环保行业发展风险管理方案)

  

9、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对自身和周边环境风险以及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资源不掌握,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不清楚。而且预案中多组织、机构、制度的描述,多危险化学品危害分析,少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0、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环境保护部系统总结突发环境事件案例以及国内外工业事故风险评估与管理法律法规、技术指南,提出了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对检查的4万余家企业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通报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浙江、江苏等地纷纷出台类似评估方法,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和预案管理工作。

  

11、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有关加强风险评估的要求,环境保护部在原有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多次征求地方环保部门、部分央企意见,编制形成了既有事故情景分析又有风险等级划分、既有问题分析又有完善要求的《评估指南》。

  

12、企业可按图索骥分析防控应急措施可行性

  

13、怎么用《评估指南》?首先,《评估指南》有助于提高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水平。

  

14、通过指导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识别、应急资源调查、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实施计划的制定等一系列工作,使企业系统评估自身环境风险状况,根据可调用的应急资源,落实可行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

  

15、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在编制环境应急预案时,可针对各种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制定措施得当、程序明确、责任落实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使预案回归本质。

  

16、其次,《评估指南》有助于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水平。

  

17、《评估指南》指导企业从环境风险管理制度、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环境应急资源、历史经验教训等方面,对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完备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排查隐患、找出差距,根据其危害性、紧迫性和治理时间,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完善计划并逐项落实整改。

  

18、企业按照这些方法持续排查、治理各类环境安全隐患,不仅可以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水平,还能动态完善应急预案,从而降低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减轻其危害程度。

  

19、第三,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环境应急管理水平。

  

20、根据要求,企业要按照《评估指南》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并将评估报告作为环境应急预案的附件向当地环保部门备案。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通过评估报告掌握辖区内企业环境风险等级、风险状况及应急资源情况。这一方面可以将其作为区域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基础,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还可根据环境风险等级,对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在管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关注重大环境风险企业。

  

21、分五步评估,并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2、《评估指南》适用于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清单》给出了310种(类)环境风险物质,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清单》所列物质的企业应当开展环境风险评估。

  

23、但是,《评估指南》不适用于尾矿库、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及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等9种情况,这9种情况需要制订专门的评估方法、实行专门管理或不属于环保部门监管职责等。

  

24、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由企业自行编制或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评估分5步实施:

  

25、第一步,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是对企业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及其数量、环境风险单元及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现有应急资源等环境风险要素的全面梳理,是风险评估的基础。

  

26、第二步,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的分析,这是将前一步识别的潜在风险,与所有可能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及后果联系起来。这是风险评估的核心,也是解决预案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关键。

  

27、第三步,结合风险因素和可能的事件,分析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环境应急措施。这是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排查环境安全隐患、提高预案可操作性的前提。

  

28、第四步,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是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也是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响应水平、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与危害程度的实现途径。

  

29、第五步,划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这可用于完善区域环境应急预案及对企业实行差别化管理,也可用于企业的横向对比,提高其重视程度。五步相互关联,紧密衔接,缺一不可。

  

30、相关负责人提醒,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可按照《报告编制大纲》的要求编写。

  

31、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是《评估指南》的突出特色。企业应在资料准备及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查阅分析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设置本企业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通过归纳突发环境事件历史案例,《评估指南》列出了生产安全事故、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非正常工况、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违法排污、停电断水停气、通讯及运输系统故障以及自然灾害与极端天气等8种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情景。企业可结合自身现状参考细化或补充完善。

  

32、在确定了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后,企业可依据已经出台的标准,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模型对每种情景下的环境风险物质释放源、释放途径以及可能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进行分析。

  

33、《等级划分方法》是《评估指南》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指南》提出了重大、较大和一般3级的风险等级划分方法。风险等级高低主要取决于3个要素:

  

34、一是企业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的种类及其数量(Q)。企业涉及的所有环境风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之和,能较好地表征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固有风险。

  

35、二是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技术水平(M)。分析总结历史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生产工艺过程、安全控制、水和大气风险防范措施、环评及批复的其他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废水排放去向等6个方面指标,全面反映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36、三是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E)。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将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为大气、水和土壤环境风险受体。

  

37、综合考虑环境风险受体的规模、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及与企业的距离,将环境风险受体划分为3种类型。

  

38、通过风险矩阵确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以突出Q、M、E这三大要素对风险等级的决定作用。

  

39、《清单》是《等级划分方法》的基础。《清单》中310种(类)物质主要来源于有突发环境事件记录的物质以及《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物质临界量的确定遵循危害等值原则,参考了美国《清洁空气法案》中风险管理计划(RMP)、欧盟塞维索指令以及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等国内外法规、标准。

  

40、《清单》从编号228至238均规定了一类物质,如编号236“有毒化学物质”就是对所有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进行兜底性规定。地方各省级环保部门可参照《清单》制定本省的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将未列入《清单》但引发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补充到清单中,环境保护部也将根据应用情况适时对《清单》进行调整。

  

41、《标准对照表》总结了现行的环境风险防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大型石化集团的企业标准,供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参考。

  

42、与现行其他风险评估方法的主要区别

  

43、《评估指南》主要用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的评估,是企业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基础。《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指南(试行)》主要用于对列入《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化学品长期、累积和持久性危害及不利影响的评估,侧重为危化品环境管理登记服务。《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主要用于部分重点行业新、改、扩建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估。硫酸、氯碱以及粗铅行业的《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主要用于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


复制成功